2021年4月,平安集团发布“绿色金融五年发展规划”,将依托集团综合金融优势,制定了具体的绿色金融行动方案,并针对各业务板块提出了具体要求。在绿色贷款方面,平安逐渐降低对于“两高一剩”行业和企业的贷款融资支持,加强国家控排企业的贷款审核,缩减贷款规模。参考人民银行与银保监会有关绿色信贷指引和目录,增加对于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的融资支持,开设绿色通道,加快放款速度,以贷款利息补贴的形式切实提供金融优惠。例如,平安银行为某央企背景风电项目提供绿色信贷支持。针对该企业在山东地区的风电项目,平安银行改变了过去银行业务依赖大央企信用支持的传统融资手段,借助新能源股权投资基金的专业能力,聚焦风电项目本身的资金平衡能力,快速审批并投放了产能150MW、金额近10亿元的风力发电项目。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4.7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0.33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539.1吨。
在绿色保险方面,平安丰富绿色保险产品及服务,例如新能源汽车保险、绿色建筑保险及绿色增信保险、气候和绿色大宗商品指数保险等。以野生动物公众责任险为例,2021年4月16日起,原栖息在云南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的一群亚洲野生象群开始向北迁移,历时110多天,迂回行进1300多公里,途经玉溪、红河、昆明3个州(市) 8个县(市、区)。据平安产线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8月12日,北移亚洲象群“肇事” 1726起,受损农户968户次,预估经济损失近165万元,涉及农作物、农户房屋、大门、车辆等财产损失,其中损失主要集中在元江和峨山,受损农作物品种主要为烤烟、甘蔗、玉米。对此现象,平安产险与当地政府、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和部门及时做好服务和核责、核损、赔付工作。
截至2020年6月19日,平安产险已完成第一阶段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定损赔付工作,为411笔象群“肇事”案件赔付保险金额117.12万元。第二阶段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定损赔付工作正有序开展,待统计定损工作逐步完成,将对沿线居民损失进行赔付。
在绿色投资方面,平安增加对绿色标的的投资,包括不限于上市公司股票、债券、公募基金、私募股权、债权计划、专项资管以及信托计划等形式,鼓励创新绿色金融产品的形式和领域(例如碳金融等)。目前,平安资本主要聚焦消费升级、现代服务与科技、医疗健康、高端制造与节能环保五大领域,包括深圳环保、三川能源、北清能源、中国天楹、宁德时代、信达生物、药明康德等绿色投资案例。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占比较大的平安碳中和股权类投资规模已达256亿元,其中清洁能源132亿元,节能环保科技77.6亿元。
联想在研发绿色材料,打造绿色供应链方面持续发力。根据联想发布的《2020、2021财年ESG》报告显示,联想从2020年4月已将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上升至集团关键绩效指标考核的高度。在绿色材料方面,从2007年起,联想开始在联想台式机、笔记本、显示器、服务器等产品上全线应用废旧塑料再生技术,总计减少碳排放约6万吨,相当于种300多万棵树。在绿色包装方面,自2008年以来,联想引入可降解竹及甘蔗纤维包装等技术,减少包装材料用量3100吨。仅在2019财年,包装消耗量就减少560吨。在绿色能源方面,联想还在合肥工厂建造了太阳能光伏项目,通过光伏一期和二期建设、空压机能效提升和热回收、水蓄冷改造和锅炉低碳改造等绿色工程项目累计减少碳排放量6284吨,相当于种35万棵树。
针对生产环节上的技术创新,联想在个人电脑生产制造基地联宝工厂推广使用的新型低温锡膏技术(LTS)改变了电子产品制造业十几年来的高热量、高能量、高排放的“三高”难题。目前低温锡膏已经实现在PC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可节省高达35%的碳排放,实现年度节约碳排放1087吨。
同时,联想先进生产调度系统(LAPS)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线闲置等方式,每年节省超过2696兆瓦时的电力,可减少2000多吨二氧化碳的排放,相当于每年种11万棵树。除加速自身减排,联想也带动供应链上下游供应商进行科学减碳。 联想最新ESG报告显示,联想91%的供应商设定了公开的减排目标,83%的供应商对减排数据进行了第三方验证,72%的供应商设定了可再生能源目标,82%的供应商跟踪并报告可再生能源生产和购买情况。另外,联想还带动供应商加入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并做出承诺。在2020、2021财年,占采购额24%的供应商已承诺加入SBTi或设置科学碳目标。
小米通过识别消耗区域,运营绿色园区落实ESG发展理念。小米基于现有的运营模式分析,识别了三大资源消耗的主要区域:办公区域,小米之家和数据中心。
小米科技园是小米办公的主要区域,针对办公区域的资源消耗,小米科技园采用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并在所有写字楼通过人体感应系统和后台操控智能节电灯管、插座、空调的关闭时间,地下车库采用不同时段控制照明亮度,洗手池暖手宝采用季节控制使用。室外照明采用时段控制,根据季节设定开关时间。通过以上措施,园区每年约节能1406874千瓦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10016吨二氧化碳。同时,小米在园区配备了两套太阳能热水系统,包含太阳能集热器124组,日吸热17.2兆焦耳/平米,每个系统在夏季和冬季分别提供日均11.6吨和6.8吨热水,全年合计3608吨生活用水。另外,小米通过张贴节水标志,喷淋绿色灌溉,提升中水使用率等方式,节约水资源的使用量。
2020年,小米科技园内所有建筑和装修工程通过《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二星级水平认证,建筑物设计节能率65%,可再利用可循环材料占比10%,绿地设计占比例20%。园区水资源使用方面,年内共20.8%的园区生活热水采用太阳能系统供热,35.2%的用水为非传统水源。
针对小米之家的资源消耗,小米取消纸质标签,落实电子标签。购物袋也从塑料袋改为环保袋。同时,小米之家响应北京节能减排促销政策,电视、冰箱、空调、空气净化器等一系列产品囊括其中,全年订单共有30572单获得政府节能补贴。
针对数据中心资源消耗,小米采用水冷空调制冷,搭配自然冷却系统,在冬季采用水侧自然冷却技术,春秋采用部分自然冷却。同时,小米采取不断电的供应系统设备,使整机效率达到96%,节能模式下达到99%,小米正在逐步用云服务器替代物理服务器。
国家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要求,在未来30年中,中国从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将“智能制造”定位成中国制造业转型的主攻方向。OPPO结合国家政策,制定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规划,在生产运营中引入智能制造的概念,如公司引入机器人600多台,自动保压柜100多台,自动螺钉机250多台,自动测试线60多条,节省直接作业人员2000多人。同时成立数据采集项目,进行生产基础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给生产交付与品质改善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进一步推进工厂智能制造建设。以OPPO自动化仓储为例,OPPO通过机器人、物联网等技术提升物流仓储环节作业效率,降低资源消耗。目前,OPPO已经实现二期仓库自动化存储5000平方米。自动化仓储效果明显,作业效率提升2倍,场地利用率提升200%,减少投入大型电动叉车1辆,以及小型电动叉车6辆,年度用电量减少10%以上。相关数据显示,目前OPPO在全球有9家先进制造工厂,自动化生产率达到70%,自动化测试率达到90%,已经具备世界级全球化的制造能力。
除了关注智能制造,OPPO也关注绿色制造。OPPO从2018年开始着手温室气体盘查工作,并建立内外部盘查机制,建立响应的数据收集程序。公司每年对温室气体结果进行一次复查,并制定《温室气体盘查内部审核办法》糖心vlog官网。针对工作场所对水和电等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进行跟踪和记录,并寻求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以提高能源效率并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EHS 推行组负责识别公司内的能源消耗,以及计算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并建立有效措施推动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降低。
2020年,公司还开展了碳排放核查与CDP认证项目。在执行层面,公司设立环境健康安全(EHS)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作为本公司安委会的办事机构,负责落实本公司EHS 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履行指导、协调、监督、检查、考核本公司各部门、管理范围内相关单位的EHS工作等职责,并实行综合监督管理。目前,东莞长安一厂、二厂、三厂和五厂,重庆工业园以及印度工业园均已通过ISO14001认证,确保公司环境管理方面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华为在ESG方面,主张“用科技守护自然”,推出了科技守护珍稀物种,科学减碳项目。以长臂猿物种频危为例,对于海南长臂猿这种擅长发出极为响亮、结构复杂的鸣叫的物种而言,他们的鸣叫声中包含着多个种群密码,能反映出长臂猿家族的喜怒哀乐与种群数量变化。而将大量的音频汇聚在音频库,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对其进行数据分析,这将是未来海南长臂猿保护与监测的一个重要方式。为此,华为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合作的Tech4Nature项目,联合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在2020年11月29日正式发布了海南长臂猿声学研究项目。该项目能够通过声学监测更有效的捕捉海南长臂猿的活动信息,综合运用自动收集、无线传输和网络存储等新技术来处理监测到的声学数据,这将为发现潜在的海南长臂猿独立个体或群体提供科学依据。
科技如何开辟出更多生物多样性并走上保护创新之路,通过声学监测实时破译解决海南长臂猿的鸣叫声就是一个典型缩影。除有效守护海南长臂猿外,Tech4Nature 项目还将为高山、湿地、珊瑚礁、热带雨林和温带森林等多类生态系统及当地濒危物种开发并部署基于数字技术的保护方案。值得一提的是,Tech4Nature项目由IUCN和华为于2020年发起,目标是到2023年,通过技术和创新,帮助全球300个自然保护地利用数字技术并结合IUCN绿色名录标准,提升其保护的效率和有效性。
在碳中和方面,华为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互补电站。该电站的特点是,上面是光伏,下面种枸杞。这座光伏电站全部采用华为智能光伏解决方案,智能组串逆变器与带倾角平单轴自动跟踪技术相结合,太阳光伏板可以像向日葵一样自动逐光,发电量和运维效率均有大幅提升。最新数据显示,该基地已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4.7万吨,相当于种植8900多万棵树。目前,华为智能光伏已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亚洲最大高铁站雄安站、上海地铁龙阳路基地等多个重大交通枢纽投入使用,打造了“光伏+交通”的应用场景。
同时,华为还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了包括内蒙古包头采煤塌陷区100MW光伏领跑者项目、湖南湘江新区“光伏+污水厂”循环利用模式、山东滨州“光伏+养鱼”的渔光互补模式等多个成熟应用场景。相关数据显示,华为智能光伏全球累计发货超160 GW,广泛应用于60多个国家,服务于教育、医疗、体育、交通、农牧渔、现代化制造等多个行业,累计生产3000亿度绿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8亿吨,相当于种植了2亿多棵树。
实践证明,头部科技品牌是践行ESG的主力军。头部科技品牌具有强大的资本优势、深厚的技术积累、成熟的市场运营经验、广泛的品牌辐射力,必然成为ESG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和风向标。头部科技品牌的实践证明,科技向善不是一句空话。科技不仅仅是提质增效、提高管理水平和促进增长的利器,也是创新发展有中国特色ESG的利器。因此,对于科技企业而言,无论是企业价值层面,还是社会价值层面,ESG的建设都越来越重要。对于前者,ESG信息披露事关公司的财务风险,尽早地履行ESG信息披露相关要求,是科技公司与国内外资本市场同频共振难以回避的门槛。也是提升完善内部治理机构,助力其合规运营的不二法门。对于后者,ESG也扩展了科技企业品牌的内涵和外延,有助于其从资本、市场、公众、供应链、产业链等整个社会生态中重新审视和定位自身的品牌塑造传播之道,改变了以往以财物捐助为主的公益慈善方式,并将其升华到授人以渔的新高度,让科技品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后劲更足。而且,短期来看,在“双碳”发展战略目标下,科技品牌作为社会生产和个人生活改造赋能的关键角色,无法回避推动社会化生产生活向低碳可持续商业模式转型的必答题。长期来看,科技品牌本身就应当告别依靠高资源投入、高环境代价、高投资、高能耗来换取低效率、低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转而建立通过技术进步促进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范式。
展望未来,从全球范围来看,政策规范和引导是ESG良性发展的主要外部条件。从ESG的起源、概念诞生、内涵外延细化、评估标准可落地可执行到ESG产业发展格局的形成,离不开政府主管部门或组织的推动。政府主管部门或组织通过自身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参考全球标准实践和成功案例,结合国内企业实际,通过法律法规、政策、经济、技术等综合手段,引导企业规范发展落实ESG发展理念。同时,政府主管部门通过奖项资质荣誉颁布或其它政策激励,树立打造ESG标杆案例,不但让ESG发展成为普遍的观念,更成为自觉的行动。再次,在经济数字化和数字经济化高速发展的今天,ESG中的社会和环境问题既是艰巨的挑战,也是巨大的潜在发展机遇,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本支出。从这个角度来分析,科技企业参与解决环境和社会问题的过程本质也是业务增值、品牌增值双向赋能的过程。